自由潛水安全嗎?
在教學過程中,不斷有人問我,自由潛水安全嗎?有時候,我也常常思索這個問題。
自由潛水到底安不安全?我教了300多位學生,因為教學的緣故,去過了一些地方,目前還沒有一個人出現(xiàn)嚴重的安全事故,沒有誰因為自由潛水課程而承受耳膜穿孔,中耳炎等傷害。
我個人建議把30米作為休閑自由潛水和競技自由潛水的劃分。
30米左右,是大部分人的到達自己的肺余容積的深度。休閑自由潛水,可以控制在30米以內;競技自由潛水,則可以很輕松超過30米。自由潛水員在超過自己的肺余容積深度之前,開始使用口部填充壓力平衡法,避免從肺部再抽取氣體來做耳部壓力平衡,從而避免肺部擠壓。而有的自由潛水生理學研究表明,肺部擠壓是不可避免的,只是程度的區(qū)別。
經過系統(tǒng)訓練的自由潛水員在自己的經驗,能力和體力范圍之內參與自由潛運動,是相對安全的。而超過30米的自由潛水,需要更多的訓練和經驗的積累。
自由潛水的危險和傷害有哪些?
1、氣體壓力傷害導致耳膜穿孔,中耳充血;
原因在于錯過耳壓平衡做鴨式下潛,導致咽鼓管擠壓堵塞;(教學過程中,先通過攀繩下潛,讓學生從容練習法蘭佐耳壓平衡;在學生建立了一定的耳壓平衡意識后,才開始教授鴨式下潛)
這容易導致:耳膜撕裂,聽力減弱,中耳炎,短暫或長期失聰;
2、氣體壓力傷害導致額竇擠壓傷,額竇疼痛,額竇流血
3、中耳,額竇的逆向阻塞
在現(xiàn)實自由潛水練習中,中耳的逆向阻塞比較少見,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可能發(fā)生。而額竇的逆向阻塞則時有發(fā)生。其主要原因在于感冒,發(fā)炎或者長期抽煙導致的額竇粘膜增厚,下潛時因為擠壓而進入額竇的空氣,在上升的時候被較厚的粘膜,粘液(mucus)堵塞,無法排出額竇,進而膨脹擠壓額竇,導致了較為銳利的疼痛。
4、缺氧癥導致的喪失自主意識控制;淺水黑視昏迷;深水黑視昏迷;
黑視昏迷會對大腦造成傷害,導致短期記憶喪失,并且可能導致習慣性黑視昏迷;
5、超過肺余容積下潛深度導致的肺部擠壓(lungsqueeze)
我們人體的肺部是用來儲存空氣和氣體交換的場所,下潛時,肺部被擠壓變小;上升時, 肺部空氣膨脹變大。
肺部不能無限制壓縮變小,當被壓縮到一定程度時,就會保持體積不變,不能再被壓縮。這個深度一般在30-40米左右。
當肺部不再壓縮變小,如果自由潛水員繼續(xù)下潛,將會無法從被壓縮到極限的肺部抽取空氣,來做耳壓平衡。
同時,繼續(xù)下潛,肺部體積不變,壓力不變,周圍環(huán)境壓力變大,肺部形成負壓力,會抽取口腔儲存的空氣。
這個時候,就是考驗一個自由潛水員鎖喉功的時候啦!
如果這個時候,自由潛水員用力從肺部抽取空氣,將會導致肺部部分結構坍塌,造成擠壓傷害。
另一個因素就是,肺部壓縮變小,橫膈膜柔韌不足,沒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來填補肺部壓縮變小形成的空腔,從而導致了肺部擠壓。
過度換氣可導致的不良影響,肺部填積可導致的不良影響:
a. 身體攝氧量不足
b. 傳至大腦的血流量減少
c. 眩暈、四肢麻木刺痛
d. 失去意識 ─ 黑視癥狀,在水中可能致命 (稍后將介紹更多相關內容)
e. 心臟狀況不佳人士更容易心臟病發(fā)作
f. 心率提高,屏息時間可能因此縮短
6、不小心被下潛繩,安全繩纏繞;
在我去年一年的教學過程中,有兩次學員被下潛繩纏繞。一次在蘇州海洋館,一次在成都海洋館。
在競技自由潛水比賽中,有一個中國選手被安全繩纏繞。當時的情況都是極其危險的!
教學使用的下潛繩粗細不能低于1cm,底部配重需要足夠在自由潛水員攀繩下潛時保持下潛繩直立;
在底部配重往上半米處放置一個繩結,不讓安全繩下到配重底部。
很多人喜歡自由潛水的放松與喜悅,還有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感覺。
系統(tǒng)的理論知識,循序漸進的深度練習,和潛伴一起,恪守不要超過自己的極限,只要能做到這幾點,休閑自由潛水可以是一項很安全的運動。